去年6月,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,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表示: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‘半壁江山’。职校生就业率更是达到了98%以上!”
这个数字让很多985、211的高材生都望尘莫及。尤其很多大学生为了实现高质量就业,选择到职校学习技术,实现文凭与技能双丰收,圆梦职场。
那么今年,正值一年一度的毕业季,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求职“冲刺期”,今年的招聘岗位有哪些新变化,就业情况如何?
01高技能人才是城市发展的“源动力”
近几年,从沿海发达地区到内陆新一线城市,制造业企业缺工现象越发突出。人社部公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全国“最缺工”的100个职业排行中,有41个与生产制造业相关,尤其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极为明显。
为了抢夺技能人才,各省市更是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储备方案:
在广东,珠江三角洲地区,制造业一直是经济的重要支柱。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.57万亿元,制造业对广东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%。
江苏省苏州市人社局近日正式启动了“技能强市”行动,出台16条举措,力争两年新增6000名技师和高级技师、10万名高技能人才、20万名技能人才。并强调设立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、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等25个职业(工种)试点,打通数字技术技能人才贯通渠道。
浙江省杭州市人力社保局专门制定《杭城工匠培育行动计划(2024-2027年)》。该行动提出了包括深化产教融合、培育数字技能人才、培养行业领军人才、畅通技能创富通道在内的19项具体举措。
四川省广元市也印发了《广元市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》。旨在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,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,加大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力度,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和服务供给,以适应数字经济转型的需求。
像这样的城市在全国还有很多。
由此可见,无论是现代制造业、服务业,或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,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。有数据显示,在2012到2023年间,一线新增从业人员有70%以上来自职校毕业生。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。
02职业教育为人才就业赋能
市场需求决定资源价值。在当前的职场中,技能的“含金量”愈发提高,越来越多大学生热衷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,技术技能人才加持数字技能化身“数字工匠”“数字工程师”……
然而,面对技能变革新形势,我国人才供需两端仍存在严重的矛盾。
一是人才培养滞后。传统教育教学和评价标准的更新速度,滞后于科技进步和企业生产技术的迭代速度,产教人才供需两侧长期存在结构性错位。
二是定位偏差。部分院校片面追求“学历升格”而忽视“技能要素”,不利于保障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和人才素质结构合理调整。
在这样的形势下,以“产教融合”“校企合作”为主要模式下职业教育毕业生,因为在学校有更多的实践机会,了解企业需求,熟悉工作模式,操作性强,于是毕业之后便能与岗位做到无缝衔接,从而实现了更高的就业率,成为各城市、企业争相争抢的“香饽饽”。
03湖南万通为学子圆梦
湖南万通高级技工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先行者,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为学子成才保驾护航:
1、课程体系与市场高度契合
湖南万通始终坚持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以岗位要求为标准,以优质就业为目标”的课程体系开发原则,确保学生所学技能紧贴时代前沿,满足企业实际需求。陆续开设了汽车新能源、轨道交通乘务、电商直播、幼儿教育、汽车智能网联、汽车维修制造等热门专业,涵盖了当前及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领域。
2、强大的实训资源
实训基地:拥有庞大的实训基地,打造汽车、商务、形体、乘务、计算机等大型实训基地,引入比亚迪、特斯拉、小鹏、奔驰、宝马、奥迪等车型,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。
3、优质的师资力量
“双师型”师资:湖南万通拥有一支“双师型”师资队伍,他们既具备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,又拥有实际工程项目经验。
专家级人才:除了常规师资外,湖南万通还引入行业专家级人才,为学生分享技术心得、传授经验和技巧,提升了学生思维,开阔了眼界,增强了他们的实战能力。
4、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
定向培养:通过走访调研各大企业,把握优质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,并据此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,实现“订单式培养”。
全程指导:设有完善系统的就业服务体系,老师全程耐心跟踪指导学生的求职过程。通过教授面试技巧、职场规则等知识,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能力。
选择职业教育,就选择了一条高质量就业之路。
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们不仅技术熟练,而且上手快,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,实现与岗位的无缝衔接。